值言的視線

Beauty is everywhere. It is not that she is lacking to our eye, but our eyes which fail to perceive her.

我想當輕小說作家,但現在還有辦法出道嗎?

最近發表了一些新作品,所以常常收到讀者發私訊詢問「要怎麼當輕小說作家?」、「有推薦投稿的出版社嗎?」之類的問題。

因為這樣的私訊實在太多了,如果一條條回覆我都沒時間寫稿了,所以乾脆寫一篇文章統一回覆。

首先,要成為輕小說作家非常困難。

之前我曾經在粉絲頁上發了一篇文章,簡單來說,是把角川大賞歷年來的得獎人數除以投稿人數,算出投稿大賞的出道率。

至於為什麼選擇角川大賞,是因為維基百科上面有統計數據,比較好計算。

然後再統計某一年考學測的全台灣考生人數,以及當年度醫學系的錄取人數,結果發現──

 

輕小說作家的出道率,比考上醫學系還低。

 

好奇為什麼當輕小說作家競爭會這麼激烈的人,可以看這篇文:只要有心誰都能成為小說家:作家的行業壁壘

當然,這不是一個很精確的計算方式,但可以肯定的是──

作家出道越來越不容易,因為台灣人的年均書籍購買量一直下滑。

根據文化部的統計,2016年全台灣的圖書銷售總冊數是7115萬本,平均除一除下來,台灣人一年平均只買3本書。

這三本書裡也包括教科書、實用書(例如投資理財心靈雞湯一類的),虛構類作品(小說、漫畫)所佔的比例可能更低,平均起來大概不到一本吧。

順道一提我去年出了五本書……跟上面那個數據一比……呃……反正……書市就是這麼慘。

雖然以往的新聞報導「平均閱讀量」的時候,比較把重心放在「台灣人不看書」的問題上,但站在輕小說(娛樂小說)的角度來看,這件事象徵著「娛樂模式的改變」。

 

※娛樂與搭載的傳播載體

 

先來舉個簡單好懂的例子吧:

先請大家計算一下,閱讀下面這些文字,你花了多少時間呢?

 

在我眼前出現了一個美少女,她有一頭閃爍的金色長髮,清澈的海藍色的大眼睛,當我盯著她看時,她的臉上浮現出兩朵紅暈,小巧的嘴還淌下口水。

這…這是什麼情況啊?

我的視線不自覺地,被美少女豐滿的胸部(至少有D罩杯吧!)和白皙的大腿吸引……她正用很奇怪的坐姿,跪坐在一個大餐盤上,難道這個美少女,可以吃嗎?

 

我大概花了十秒鐘左右,把上述這段文字看完。

那麼,再請你計算一下,看下面那張圖需要多少時間呢?

我想你大概在0.1到0.2秒之間,就已經把圖看完了,而且或許你已經發現,上面那些文字和這張圖描述的,是同一件事情。

相似的東西用文字傳遞要花10秒,用圖像卻只要0.1秒,兩者之間的時間落差是100倍。

這就是傳播載體的差別,同樣的訊息轉化成圖像、影片會比看文字還容易吸收,因為看文字必須額外花腦力想像畫面,也需要更高的專注力。

 

※人人爭搶的關鍵兩小時

 

想像一下,如果你今天在公司上班已經很累了,回到家吃飯洗完澡,只有兩個小時的休閒時間,你會再花費腦力看小說,還是直接打開電腦放影片呢?

可能大多數人都會選擇用看影片的方式,度過兩個小時娛樂時間吧?要打FGO也是可以啦。

輕小說本質上也是一種娛樂文學,因為科技技術正在進步,人們在尋求娛樂的過程中,也會往更容易吸收的載體跑去,例如漫畫、動畫、電影、手機遊戲等等。

再加上時間是剛性資源,每個人每天只會有24個小時,扣除日常事務可能只有兩小時的休閒時間。

台灣輕小說所要面臨的困境,除了要跟當紅的日本輕小說競爭這「關鍵的兩小時」之外,還必須要跟漫畫、影劇、遊戲等其他型態的娛樂競爭,完全是腹背受敵的狀況。

所以,出版量持續下跌也是可以預期的事情,這不是誰的錯,而是時代正在改變。

這裡順便回溯一下出版的歷史,時間往前推77年,印刷書籍的崛起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,美國發起了「勝利募書運動」(Victory Book Campaign, VBC),大量募集民間的圖書,捐贈給在前線作戰的軍人閱讀。

因為前線軍人的大量需求,所以也接連帶動了印刷出版與娛樂文學的發展。

當時美國大兵的想法大概就是:「老子在前線打仗,部隊生活真是有夠無聊,而且明天可能就要被敵人殺死了,老子今天就是要看閒書啦!!!有什麼好看的都給我拿來!」

所以娛樂文學跟出版社就一起一飛沖天了,簡單來說就是這樣,好懂吧?

每一種娛樂型態的崛起,其實都和當時的社會環境有關,書籍今天的沒落,其實也是因為整體環境的改變所致。

再繼續講下去就岔題了,對這個歷史事件興趣的人,可以參考Molly Guptill Manning寫的《書本也參戰:看一億四千萬本平裝書如何戰勝炮火,引起世界第一波平民閱讀風潮》(時報出版)

 

※為什麼台灣動漫無法像日本動漫一樣紅?談產業鏈的困境

 

看到這裡,或許你會有個疑問,雖然前面把出版業講得這麼慘,但輕小說在日本還是很蓬勃發展不是嗎?

雖然日本的出版量也是逐年下降,在日本的輕小說還是行銷世界,每一季都可以看到幾個新番是輕小說改編的。

雖然日本的動漫產業也有很多產業結構上的問題,不過我們今天不討論血汗動畫公司之類的問題,把重點放在日本與台灣之間的產業差異上。

 

那就是產業鏈的完整與否。

 

要討論產業鏈之前,要先說明一個最近很火的概念:「IP」。

「IP」(Intellectual Property)指的是智慧財產權,舉《刀劍神域》為例子, 在刀劍神域的輕小說出版後,出版社便以《刀劍神域》為IP,進一步授權各種傳播載體,來做漫畫化、週邊商品化、動畫化、電影化或與遊戲合作。

除了輕小說出版社之外,由漫畫出版社、週邊商品發行商、動畫製作公司、電影公司、遊戲公司組成的一套商業協作體系,可以說就是動漫產業裡面的產業鏈。

當《刀劍神域》這個IP出現後,可以再授權給產業鏈裡的其他公司,製作成不同的傳播載體,便可以從更多角度獲得商業利益。

讀者或許不會花錢買小說,但讀者可能會買漫畫、花錢玩遊戲或買亞絲娜的周邊商品等等……即使商業行為沒有直接發生在「購買小說」這件事上,作者和出版社還是可以透過授權,在產業鏈上獲得一定的利潤。

另外,因為《刀劍神域》 被其他更易閱聽吸收的傳播載體推廣,這些傳播載體也具備極大的廣告效益。

「刀劍神域的動畫超好看的,我也要買小說來看!」透過動畫、漫畫的推廣,這些宣傳效益也會回流到小說本身,提升小說的購買量,甚至讓其他國家購買翻譯版權,這樣魚幫水水幫魚,可說是一個良性循環。

一件事的成功,背後都必定有一個完整的系統支援。日本動漫經過長達半世紀的耕耘,打造出完整的產業鏈,一本成功的輕小說背後,其實有一整個產業體系正在運作。

反觀台灣,在出版一本「原創」輕小說後,除了輕小說本身的銷售量之外,很難跟其他的產業鏈結合,畢竟台灣也沒有動畫公司,也沒有完整的產業鏈。

再加上前面提到的紙本書購買量下滑,現在出版輕小說,已經很難賺到利潤了。

你一定聽過一句話「殺頭的生意有人做,虧本的生意沒人做」,在出版業普遍不景氣的狀況下,現在有在出版台灣原創輕小說的出版社,其實都已經是佛心做功德了。

那麼,回到本篇文章討論的題目,現在還有機會當輕小說家嗎?

 

※新入行的作者需要更嶄新的思維

 

「妳是怎麼成為一個輕小說家的呢?」

如果你問我這個問題,我會告訴你:

「我是在七年前得到角川輕小說大賞出道的。」

但經過七年的時間,台灣的大多數輕小說大賞也已經停辦,所以想成為輕小說作家的人,沒有辦法順著我從前走過的路出道,因為成功的經驗是不能複製的。

所以我建議現在想要出道的人,可以認真去觀察現在的產業環境。

如果出版業已經普遍不景氣,要怎麼讓出版社還會想出版你的作品呢?

……答案非常簡單,就是讓出版社覺得出你的書會賺錢。

那順著這個思路,怎麼樣的書會賺錢呢?

……應該就是有很多讀者想買的書吧?

再順著這個思路,怎麼樣找到願意買書的讀者呢?

……先讓讀者喜歡上你的作品,或喜歡上你這個作者如何?

 

※ 兩種IP思維:作品IP與作者 IP

 

讓自己出版的書籍能夠獲利,有兩種方法。

第一種方法是:讓你的作品有IP價值。

第二種方法是:讓你自己(作家)有IP價值。

以上兩種方法可以交疊使用。

第一種方法「 讓你自己的作品有IP延伸的價值」──現在台灣有很多線上平台、出版社正在公開徵求可以影視改編的文字作品,有意願的人不妨去試試。

但從我正寫下這段文字的此時此刻(2018年5月)來看,目前能夠做影劇改編的作品,都是屬於比較日常現實系的作品(畢竟要能夠以目前的資金/技術規模拍得出來), 奇幻、科幻、魔法類的作品還無法影視化。

或許再等個幾年,等資金市場成熟,有更多資金願意投入這塊市場,或者有其他技術革新,讓影視製作難度降低之後,這個情況會改變也說不定。

第二種方法是「讓你自己(作家)有IP價值」,這個建議聽起來很玄,但講起來其實很簡單。

就是擁有一批喜愛你、追隨著你的粉絲。

要怎麼當一個受歡迎的人呢?很遺憾的,善於此道的人應該都去當業務大賺錢了,不會選擇當小說家,我就是不會跟人互動才想當小說家的啊(嗚)

退一萬步還是讓讀者先認識作品好了,畢竟當小說家寫出好看的作品才是根本,新人的話,我想在網路平台上連載比較能夠吸引人氣,找到知音。

然後再一步步努力充實自己的作家履歷,簡單來說,就是需要長久的累積,還有堅持下去的毅力。

好,方法都說了,接下來就要你依照自身的情況,實際運用了。

如果整篇文章看都看了,還是不知道到底該怎麼辦的話,先試著多看、多寫,創作出好作品吧。 (怎麼樣的作品是好作品之後再寫文說明,今天寫累了)

 

※結語:文字創作仍然具有很大的優勢

 

或許看到這裡你已經心灰意冷,打消想要成為作家的念頭了。

但事情總是一體兩面的,絕望中仍然會有一線希望,在這裡也要提到一個文字創作上的極大優勢。

讓我們再看一次剛才的文字與圖。

「在我眼前出現了一個美少女,她有一頭閃爍的金色長髮,清澈的海藍色的大眼睛,當我盯著她看時,她的臉上浮現出兩朵紅暈,小巧的嘴還淌下口水。

這…這是什麼情況啊?

我的視線不自覺地,被美少女豐滿的胸部(至少有D罩杯吧!)和白皙的大腿吸引……她正用很奇怪的坐姿,跪坐在一個大餐盤上,難道這個美少女,可以吃嗎?」

 

我寫上面那段文字,只花了三分鐘的時間。

但那張精緻美麗的圖,插畫家老師至少要花三天畫出來,也就是說,文字/圖畫的生產效率天差地遠。

文字是所有傳播載體裡面,創作效率最高,創作成本最低的創作型態。

拍一部電影要花一年,花費的成本一億。

寫一本小說只要一個月,花費的成本大概20塊吧,就是開著電腦的電費,而且寫小說不需要專職,下班回家寫幾個小時就好了。

加上漫畫、遊戲、影視仍然會有劇本的需求,因此娛樂產業對文字的需求量還是很大的,即使時代變遷造成出版業不景氣,新時代仍然會有新的需求。

擁有「能夠說一個好故事」的實力,是不會被時代拋棄的 。

今天就寫到這裡,想成為輕小說作家的朋友不妨多多思考,自己的特長是什麼?自己的決心又有多少?產業的風向接下來會往哪裡變遷?

也要老生常談一句,最重要的還是多寫、多看、多想。

祝福大家都能完成自己的夢想。

1 Discussion on “我想當輕小說作家,但現在還有辦法出道嗎?”